山本身并不快乐。但是因为参与了与轿子山亲近的一次活动。活动是快乐的,所以轿子山也随着快乐起来了。
10多年前吧,也有一次本来可以与轿子山亲近的机会,但是当时攀登轿子山的条件还不是太成熟,只在当时轿子山所在的转龙乡待了一下,在一位朋友的朋友家吃了一餐羊肉就回昆明了。与轿子山擦肩而过。
5月19日早上,一起参与这次攀登活动的有45人,加上陪同人员,应该有50多人。这次攀登轿子山的活动,从安全起见,安排了先遣队员,还有收容垫后人员。先遣队员要比参与攀登比赛的人员早出发30分钟。活动规定先遣队员和垫后人员不参与名次记录。
早上9点活动正式开始。先坐一段缆车,然后开始徒步攀登,终点设在轿子山天池处。沿途道路崎岖、地势陡峭、风景秀丽,大家一边欣赏风光,一边交流向前攀登。由于身体素质的因素,以及有的想多拍摄点照片等等原因,十几二十分钟以后,距离就慢慢拉开了。到了陡峭的“一线天”,有的扶着扶手伫足,有的坐下休息喘气,到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浑身是汗。我从后面赶上来之后,沿着陡峭的梯子,一步一步从容向上攀登,虽然吃力,但是脚步没有停歇,不断超越先前走在我前面的同事。当我上到“一线天”的顶部,回头向下观看,没有人能紧步我的后尘。上到“一线天”,前面只有3名先遣队员在我之前,与他们的落差距离大约有300米。先遣队中的一名人员认出了我,并向我打招呼。
此时,我仍然没有停止脚步,一边拍摄照片一边继续沿着弯弯拐拐的梯子向前攀登。先遣队员也在继续向前。我加快了脚步,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超过他们中的一位之后,我请他给我拍了两张照片,之后我仍然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继续向前,不久就把前面的两位都超越了。十几分钟之后,当我上完这一段的最后一级梯子,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汪水面,原来这就是“天池”。终点“天池”到了,我是第一个攀登到“天池”的人。这时我习惯性地看了看手表,10点正。我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攀登任务。此时我一个人在池边拍了几张照片,几分钟之后赶到的先遣队员给我系上了一根黄色带子,证明我获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中的第一名。系完带子之后我又请其中的一名先遣队用我的相机给我拍了几张个人照片。十多分钟后,才有同事陆续来到“天池”。
回过头来,我计算了一下,我是在离终点“天池”200米左右的地点超越在我之前的所有先遣队员的。得了第一,整个心情轻松愉快。
以下的照片是我沿途顺序拍摄的。
在缆车上,停车的地方是这次活动的起点。
下了缆车以后,在栈道边满眼都是风景。
植物很矮,说明海拔很高。
断裂地带
陡峭的“一线天”,难倒了很多游客,攀登艰难。我回头用相机记录了上山的艰难。
远处就是“一线天”的顶部,上来了就平坦了一些。
从“一线天”上来,又要攀登这样的栈道。
随手拍摄的松柏。
这就是提前半小时出发的先遣队员。我已经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地方了。
超越的3名先遣队员中的后边一名,我请他给我拍摄一张照片。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不知道,其实右上方的建筑物就是终点休息室。
沿途的风景。
沿途风光。
这是一处干枯的植物,造型别致,很有“风骨”。
此时我已经完全超越的所有的先遣队员。
上到这一栈道的最高处,眼前突然出现的一个水面,其实这就是“天池”。
此时的天池很幽静。
我请在我之后上来的先遣员给我拍摄了一张照片。
评论